第670章 放假-《电商穿越七零年代》
第(2/3)页
自从麦芽糖开始生产,山本就订购了全部的产品,村里人吃的,都是生产中的产生的边角产品,每天几斤的数量,也就是让孩子们解下馋。
韩屯村二十三祭灶,每家才分了半斤正品麦芽糖。
剩下的四百斤麦芽糖,村里每人分了一斤,多余的各家根据情况购买,大家买完后,剩下的二十多斤,被悠悠舅姥爷给包圆了。
悠悠舅姥爷一家,在韩屯村参加分配的,可真不多。爱军一家六口,援朝一家五口和爱民两口子,都不参加村里的分配。
悠悠一家七口,也不参加村里的现金分配,不过村里的其他福利都有份。悠悠爸妈都参加工作了,也照样跟着分配。
就这村里人还觉得过意不去,比起村里人分配的现金来,这些东西可真不算什么。
二十九号的晚上,在食堂吃过晚饭,韩道伟公布村里一年的收入。
村里的收入截止到阳历八三年的十二月底,其实账目韩道伟早就算了出来。不过二爷的麦芽糖生意,一年就两个月,就没分开计算,往后推迟了一个月的时间。
自八三年正月开始,韩屯村可以说是大变样,原来的村庄推倒重建,投资也是最大的一年,连着上了几个新的项目,总投资接近五千万。
村里原来四千多万的资金没够,悠悠姥姥的震宇公司,给村里垫资一千万元。
可八三年的收入也高,高达六千二百七十六万元。听了这个数字,全村人都惊讶极了,这比八二年的收入,可是翻了两番。
这么高的收入,主要得益于二爷的麦芽糖厂,开工俩月的麦芽糖厂,盈利3100万。
听到这个数字,大伙对二爷更加的敬重了。这么高的收入,可是二爷一个人的功劳。集市上这么多卖麦芽糖的,山本不仅考察了,还去省里做了检验,就二爷做的麦芽糖质量最好。
附近河滩村庄的大麦,基本上都被韩屯给收购了过来,这些原料,足够用两年的。
听了做麦芽糖这么高的收入,大伙都说,今年是晚了,明年村里的耕地都种上大麦。
二爷却说:“今年咱们给日本签了合同,才能有这么高的收入,要是在咱们国内销售,虽然不至于赔钱,可利润就很低了。”
韩道伟不是那么想的,他说:“二爷,今年咱们村的麦芽糖可是打出了名气,就是日本人不要了,在咱们这里也好卖。”
“高高三”大声的说:“二大爷,做麦芽糖工具简单,成本也低,卖的好了咱们就多做,卖的差了咱们就少做,您有啥好担心的。
再说了,山本可是和咱们签了一年的合同,做糖稀和糖浆,利润也是够大的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