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苏藜北上-《自强人生系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2000年,海龟科学家石峥嵘背着一个双肩包,装一个笔记本电脑和几页商业计划书,来到巫溪。

    他的创业,第一天就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,市政府出资650万美金作为启动资本,同时在土地与税收方面全面倾斜,甚至派出刚刚退休的市经贸委主任当首任董事长,帮着协调各种公共关系。

    又在公司赴美上市前,令“国有股”退出,让创业者石峥嵘在股权改制上吃尽红利。

    为的,是大力发展光伏产业。

    遗憾的是,90%的原材料依赖进口,90%的产品全数出口。

    虽然一度辉煌无比,可一旦国际市场风云突变,就陷入持续亏损中,最终破产重组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滨城对陆炎的政策扶植,其实没那么优厚,主要是网开一面,让“网约车”放手发展而已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相当难得了,令不少专业投资人、财经记者,远赴东北滨城,想要看看,这是否会成为下一个“美团”!

    陆炎那边,自然也接到不少电话。

    包不凡打来电话说:“你小子,不会真想把产业,都搬回东北老家吧?”

    陆炎道:“当然不可能,金陵也是我的发展重点!”

    放在心里没说的算计却是,在老家,暂时以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为主。等影响力足够大了,再考虑实体经济,却也只是考虑而已。

    包不凡道:“你小子啊,是真能折腾,考虑什么时候融资了吗?”

    “那还早着呢,怎么也得等明后年吧,互联网打车这个市场,智能手机普及率没上来钱,市场规模是有限的!”

    包不凡这两年,也看了不少互联网经济方面的书,算是了解不少。

    “成,那我这先忙,你什么时候,回来,咱们再聊吧!对了,小藜乘飞机去滨城了,你要有空,就陪陪她!”

    陆炎听的一愣,苏藜,过来了?

    这可真是,让他头疼啊!

    作为江南富豪家的女儿,苏藜自然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联姻,啊不,是结婚对象。

    可他早早就跟阮潇潇好了,对苏藜,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。

    之前,又传过一次绯闻,叫人头疼啊!

    可作为认识许久的朋友,生意上的伙伴。苏藜过来,他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