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22 朕心无反复!-《大宋正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问题是,就算他们肯听官家的旨意,带兵勤王,可怎么才能与他们取得联系?如今的汴京城,便是插翅也难以飞出人去……”

    张浚再次提出疑问。

    “这确实是个问题。”赵桓眉头微皱,如何与外围勤王之师取得联系,一直让他颇为头疼。

    “此事暂时也无万全之策,只能与金军交手后,见机行事……”

    “再说说士气问题,此次让伯英筹款三百万两,朕准备拿出一半,做为犒军之用。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……”

    “另外,朕决定亲自上城墙,以身守城,与兵士们共进退。若是这样还守不住,朕也无颜再面对汴京百姓,便以朕躬死社稷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以德远不必顾虑朕抗战的决心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赵桓站起身,脸上显出决然之色,仓啷一声拔出身边的九龙宝剑,用力向下一挥,将面前的案桌斩下半只角。

    “若朕心再有反复,便如同此案!”

    张浚万万没想到,赵桓会用如此举动来表示抗战决心,这根本不是那个犹柔寡断的官家之风格。

    可是瞧赵桓决然的样子,又根本不似作伪。

    饶是张浚性子平淡,胸中的热血也被点燃,顿时起身,伏在地上行过大礼,“官家果是决意抗战,臣愿以死效之!”

    “德远请起……”

    赵桓将张浚扶起,二人依旧坐下。

    “至于主持大局之人,朕心中早有人选,那便是德远你……”

    “官家,非是臣不愿效力,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张浚闻言,再次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他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太常少卿,一向人微言轻,在朝中根本没有话语权。

    是以空有一身的报负,在李纲李相公离朝之后,根本不受人赏识。反而因为主张抗金,处处受到当权的投降派打压。

    没想到今日官家已然决定抗金,还要将这面大旗交给自己。

    不是张浚不愿意接这件差使,只要是与抗金相关,他都不会推辞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