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10 祖宗家法(求收藏求推荐)-《大宋正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得不说,李邦彦确实异于常人,他没有纠缠于这些事件的表面,而是直奔问题的核心。虽然没有猜中事实,却也被他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,扑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“难道是李纲回来了?”

    顺着这个思路,李邦彦一直往下想。

    随即他又微微摇头,否定了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且不说金军将汴京城围的如铁桶一般,李纲根本无法进城。就算他插上翅膀飞进了城,也左右不了大局。如今的朝堂不是当时的朝堂,局势也不是当时的局势,凭他一人之力,根本做不了什么。

    是以不管李纲回没回城,朝中都根本不可能有人支持赵桓抗战。

    “你到底想干什么呢?”

    李邦彦双眉微皱,百思不得其解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官家,我大宋立国之初,太祖便立下成制,不得轻杀臣下。而后自太宗始历真宗、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皇帝,乃至如今的上皇,都一直遵循祖制,未尝轻违……”

    “神宗皇帝元丰二年,苏轼调任湖州,乃坐《湖州谢上表》进呈神宗皇帝,表中多怨望谤上之意。国子博士李益之、御史中丞李定上奏,欲以大不敬之罪而处极刑。王文公(王安石)以“圣朝不宜诛名士”奏之,慈圣光献皇后(宋仁宗第二任皇后曹氏)亦以太祖盟誓勉之,神宗皇帝乃以贬谪处置……”

    “仁宗皇帝庆历三年,高邮知军晁仲约……”

    费如晦原本萎靡不振,此时精神倒矍铄了起来。在赵桓及群臣面前,列举大宋历朝臣下获罪而不杀之例,如数家珍。

    “官家,不杀臣下,此乃我大宋成制,祖宗家法,不可轻违啊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最后,费如晦竟然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。

    这时李邦彦也从沉思中醒过神来,略带赞许的看了费如晦一眼。如此局面,费如晦这种无党无派的老实人出来搅局,最是适合不过。他心里拿定主意,不管今日局势如何发展,自己都要置身世外,以图看清赵桓真正的用意。

    官家杀人不可怕,金人入城也不可怕,失去判断力及对局面的掌控力,对李邦彦来说才是最可怕的。

    “官家,费大人句句是实……”

    “祖宗家法不可违……”

    “汪大人不可杀啊……”

    满殿的官员异口同声,纷纷附议,宰相白时中也在其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