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是啊,还都是当季的,若是用不完,明年色不流行,绸缎褪色,那可是糟蹋东西了。” 几个绸缎庄的掌柜,同行是冤家,平日多少都有些口角,但这会儿却聚在了一起,望着两大车绸缎,低声闲话儿着,“你们卖了多少匹,我这里是三十匹!” “我是四十!” “我四十五!” 能在这样地方开铺子的,背后都有东家,东家势力也绝对不小。存了打探消息的心,几人说了几句,就放下成见,来了个信息共享。 “林掌柜到我店里的时候,那脸色可是黑透了。” “是啊,林掌柜说,这些绸缎是要送到宫里去的。宫里什么好绸缎没有啊,怎么还从外边买呢?” “不是宫里,确切说是东宫,是给太子妃买绸缎做衣衫。” “虽然说林家疼闺女,但太子如今只有一个正妃,宫里自然要好好供养,这怎么还沦落到跑出来采买。是不是宫里…有些怠慢啊?” “我也是这么猜的,宫里那些奴才攀高踩低,说不得就因为钦天监的那几句话,太子又不在京都,这才…” “哎,怪不得林家恼了,肯定是太子妃在宫里受委屈了,穿用这方面被亏待了。” “如今宫里是太后在打理宫务,听说太后待太子妃很是疼爱,怎么还…” “宫里那地方,真正做主的,什么时候是主子啊?从中作梗的奴才多了,那些阉人缺了东西,这心里也就扭曲了,胆子大着呢。” “说不好啊,说不好!” 几人说的热闹,这两车绸缎一路拉去皇宫,路上被行人见到,同样也是嘴巴不停啊。 有些有钱有闲的,居然一路跟到皇宫,结果就见林家不只采买了绸缎啊,粮囤村里也是一溜五六辆马车送过来。 鸡鱼肉蛋,各色粮食,青菜和果子,简直是应有尽有。 有人问起赶车的车夫,“兄弟,这是怎么了,给皇上进贡吗?” 那车夫就应道,“不是,是宫里的粮食保管不好,发霉了,送到东宫,太子妃娘娘不能做点心,我们老太爷说我们林家就是种地的,别的都缺,就是不缺粮食啊,所以就吩咐我们送些新鲜的食材进宫。太子妃娘娘可是怀着身孕呢,这时候最要小心,万一伺候的人手再不小心,把发霉的东西送去,太子妃有个好歹,可没办法同太子交代啊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