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眼见时日进入了七月,学院的报名也要开始了。 家里吃完饭的时候,商量了几句,就把消息放了出去,十五,十六和十七这三日,学院每日准许一百人进入参观。而且这一百人最好都是想要报名的学子和他们的家人。闲人最好免进,毕竟是读书的清净地方,不好让太多人踏足。 考核品行,一直是林家的坚持。 就像当初京华堂从村外招收学童的时候,就把品行放在了第一位。再聪明的孩子,若是品不好,京华堂也是不收的。 而前进学院以后要教授的是大越最先进的技术,会有无数创造性的用物,甚至武器之类出现,这就更需要学子有好的品行了。 先前跟随皇上一起前来的那些官员,他们家里的孩子送来是为了撑门面,即便品行不好,林家也要先收下,当真有太差的,慢慢寻个借口打发了就是。 这也是林家无论是开办小学堂还是学院,都要免费的原因。 出钱的永远说了算! 吃林家的,喝林家的,住林家的,学的知识也是林家的。那自然就得受林家管制,不论是谁都没有跳出来指手画脚的资格。 京都内外早就对林家的学院好奇之极,特别是在皇帝和大臣们参观之后,各种流言极多。 有人说,林家的学院很特别,同大越其余的书院不一样。 有人说,林家的学院穷尽奢华,简直是用金银堆砌起来的。 有人说,林家的学院就是一个大工坊,很是杂乱不堪。 有人说… 当然这些都是说说罢了,如今有机会亲眼看看,即便不是打算报名的学子,也都兴致勃勃凑到了粮囤村的村口。 十五这一日早晨,太阳刚刚升到山顶,粮囤村外的水泥路上就已经是车水马龙。 年轻人们骑着自行车,成群结队的呼啸而来。也有马车拉着文人学士们悠闲的踩着树荫,吹着晨风。更有家境贫寒的人用脚步丈量着他们的向往之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