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盒子里同往常一般,还是四封信。第一封老爷子口述,第二封是冯氏口述,第三封是娇娇自己写的,还有一封则是林护几个兄弟合力写的。 老爷子不担心孙儿的衣食住行,有林华那个人精在,怎么也不会让弟弟受苦,更何况娇娇每次都是准备的万般齐全,林家在外的小子,只会比旁人享福,不会受委屈。所以,他一贯是问询孙儿可有什么困惑之事,同孙儿讲讲道理。 老爷子没读过多少书,但这辈子什么苦都吃过,什么事都见过,总想把自己知道的所有道理都讲给孙儿,不愿他们摔同样的跟头,吃同样的亏。 这些朴实又浅显的道理,没有圣贤书那般深奥,却让林安和赵三生读了又读。 特别是赵三生,他只有一个老娘,这些只有长辈才懂的道理,他根本没有机会听到,也只有林老爷子,把他当亲孙儿一般教导。他听得不只是道理,还是一种来自长辈的关怀。 冯氏的信是一贯的唠叨,怕儿子受欺负,怕儿子读书太累,叮嘱儿子别怕钱,吃好喝好,天热别断了解暑的凉茶,睡觉又别忘了盖肚子… 句句都是慈母之心,琐碎又温暖,看得林安红了眼圈儿。 林护等几个兄弟的信,每次都免不了问问兴州这边有什么好玩的事,好玩的东西,他们想要出来闯荡的心思,简直都要从信纸里冒出来。 林安和赵三生都看得好笑,但想想家里如今的情形,兄弟们再是心急,怕是长辈也不会同意。所以,只能同情他们一把了。 倒是娇娇的信最厚,事无巨细把家里的大事小情说了一遍,甚至是县城的生意,几座学堂的趣事,还有她被老娘整日抓着做针线的痛苦,看得林安和赵三生都是笑个不停。待得合上信封,闭上眼睛,好像日思夜想的林家村就在眼前… “安少爷,三生啊,吃饭了!” 涂氏在灶间喊了一嗓子,打断了所有的沉默。 林安同赵三生对视一眼,都是笑起来,收起书信,分拣了东西。 衣衫用物一半带回书院,吃食也带一半,加上周山长的两只箱子,剩下的都让涂氏收了起来。 待得吃过饭,日头偏西,两人就赶紧寻了车拉着箱子回了书院。 第(2/3)页